中文 / English
EN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团队 负责人:丛丰裕
团队简介

聚焦脑认知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领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和军委科技委等重大重点项目的支持下(近五年科研进款近2000万),围绕视听作业人员和脑功能疾病患者的脑机智能增强技术需求,特别是意识与认知能力检测与增强的脑机接口全链条(实验设计、硬件开发和智能计算)技术需求,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开展技术攻关。

团队成员
  • 丛丰裕

    教授 博硕导

  • 刘 航

    副教授 硕导

  • 李焕杰

    副教授 博硕导

  • 张 驰

    副教授 硕导

  • 徐宏明

    副教授 硕导

  • 朱永杰

    副教授 博硕导

  • 左 欣

    助理教授 硕导

  • 李 凡

    助理研究员 硕导

  • 汪小双

    助理研究员 硕导

  • 郭正豪

    助理研究员 硕导

研究方向
  • 神经信号与影像处理,基于神经生理信号和图像,揭示神经信号传递机制和不同脑区之间相互作用关系。

  • 脑科学与脑疾病利用一系列神经信号与影像分析技术,深入探索脑疾病的机制和辅助诊疗方法。

  • 人工智能与脑机交互针对依靠大脑视听认知能力开展工作的视听作业人员,在脑机混合智能增强技术的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方面创新突破。

  • 面向脑认知的脑机接口。

代表性项目
  • 丛丰裕,医工交叉联合基金专题,多序列MRI影像脑转移瘤智能诊断技术研究,2024

  • 丛丰裕,国家级,精神状态量化分析,2020

  • 丛丰裕,创新基金专题,基本科研业务费基于脑认知机理的特种作业人员选拔及训练增强系统,2022

  • 丛丰裕,ZF领域基金和共用技术,面向声学认知功能的水下目标声学特征提取研究,2018

  • 丛丰裕,国家级,视听目标辨识,2022

  • 丛丰裕,国家级,视听辨识能力研究,2021

  • 丛丰裕,辽宁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脑重大疾病神经功能人工智能技术-神经功能保护与重建的脑机接口新技术研究,2021

  • 丛丰裕,国家级,融合认知增强算法研究,2020

  • 丛丰裕,辽宁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省部级,脑重大疾病神经功能人工智能技术-神经功能保护与重建的脑机接口新技术研究,2021

  • 丛丰裕,国家级,融合认知增强算法研究,2020

  • 丛丰裕,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印尼+X”友好高校线上交流系列活动,2021

  • 丛丰裕,中国医科大学,神经功能保护与重建的脑机接口新技术研究,2021

  • 丛丰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声呐操作员大脑识别声信号神经机制特性的水下目标特征提取与自动识别研究,2017

  • 丛丰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提升雪上技巧项目动作控制大脑神经效率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18

  • 丛丰裕,国家级,基于功能性脑,2017

  • 丛丰裕,省部级,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青年拔尖, 2019

  • 丛丰裕,国家级,自然刺激下的多维度与多尺度脑电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2014

  • 张驰,横向课题,植入体环境试验,2022

  • 张驰,横向课题,植入式癫痫及疲劳状态辨识算法嵌入式迁移,2023

  • 张驰,横向课题,脑力负荷多生理数据融合处理,2023

  • 张驰,横向课题,多生物电信号融合与超前分类的神经康复脑机接口系统实验方案与数据采集,2024

  • 张驰,工信部,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穿戴式高精度脑机接口驾驶安全监测系统,2024

  • 汪小双,国自然青年,融合癫痫发作预测、发作检测与发作类型识别的梯次深度学习算法研究,2024

  • 郭正豪,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用于增强皮层-肌肉相干性的先进去噪方法研究,2024

  • 李焕杰,国家重点研发,儿童青少年磁共振脑影像的多中心校正计算方法研究,2022

  • 徐宏明,横向技术开发,乳腺癌分级诊断系统开发,2024

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raining Program for Innovative Talents

提供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该项目的主要选派类型是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学生在中外方双导师联合指导下完成培养过程。本项目将选派大连理工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向的优秀硕士毕业生到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荷兰拉德宝德-内梅亨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攻读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学与类脑智能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

2016年秋季至2025年春季,累计派出70余名同学(硕士毕业后)赴国外上述五所高校攻读博士学位,15 名大连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生申请到国外三所学校进行联合培养。项目总计录取人数为92人。

截止2025年3月,五位学生在博士毕业后选择在国外继续从事博士后阶段研究工作(其中两位已经回国在大连理工大学任职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十一位学生在海外博士毕业后直接回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六位回到大连理工大学、五位到中国科学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其他单位工作),其中四位获得海外博士后引进计划项目,年薪60万元。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