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上海传来一则振奋人心的喜讯。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第十一届“金手奖”病例大赛全国总决赛中,经过48支战队的激烈角逐,由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创伤医学中心主任、创伤与组织修复外科主任鲁明担任指导,骨科青年医师柳志泽凭借其出色的病例分析、严谨的诊疗思维和精彩的现场演讲,一路过关斩将,从全国900余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最终斩获全国季军的优异成绩!

这不仅是附属中心医院青年医师个人能力的卓越展现,更是骨科学科在该项全国顶级赛事中 “零”的突破,充分印证附属中心医院骨科学科诊疗水平及青年人才培养已迈入全国先进行列。
“金手奖”是由《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主办的全国性骨科权威赛事,也是国内骨科学术领域最具影响力顶级赛事之一,旨在分享与推广骨科疾病诊疗的先进经验与前沿技术,汇聚了全国各大医疗中心的顶尖精英,赛制严格、竞争激烈,是国内青年骨科医师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最高平台之一。
不断超越,实现“三级跳”
本届大赛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国范围内的在科研与临床结合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医师。大赛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共举办47场学术会议,竞争异常激烈。
回顾征程,挑战与荣耀并存。在强手如林的东北赛区,柳志泽医生初露锋芒,以扎实的病例基础、清晰的诊疗思路和出色的临场表现顺利晋级,成功拿到通往北方赛区的“入场券”。北方赛区的竞争更加白热化,对手皆来自国内顶级医院。柳志泽医生不畏强手,勇于拼搏,沉着应战,凭借对病例的深刻理解、微创技术的精准阐述,以及对“生命之道”人文关怀的深入诠释,赢得评委高度认可,最终进入仅剩的48支来自全国的精英团队,跻身全国总决赛。

在全国总决赛的舞台上,从全国各赛区脱颖而出的最强选手汇聚一堂。柳志泽医生以《微创之技,生命之道》为题,精彩汇报了一例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病例。他详尽展示了从术前评估、损伤控制到微创手术的全流程,深刻阐释了技术精进与患者生命、功能并重的核心理念。这一“技”与“道”的完美融合,是创伤救治实力的鲜活展现,彰显了附属中心医院骨科在复杂创伤救治领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赢得评委会高度认可,最终勇夺全国季军,在全国舞台上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的声音!

作为柳志泽医生的参赛导师,鲁明主任从病例选题、PPT制作到演讲技巧提升都倾注了大量心血,提供了悉心的指导和有力的支持。鲁明主任在大赛的导师评述环节中谈到:近几年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创伤骨科不断向国内外领军单位学习,专业上不懈追求。面对这个复杂、具有巨大挑战性的病例,我们充分应用了骨盆髋臼骨折治疗的一切方法和技术,最终实现了完美的复位和坚强的固定,充分体现了个体化、微创化的创伤治疗原则和不懈追求技艺的金手奖主题宗旨。



创伤医学中心:为“金手”铸就坚实平台
作为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骨科一直将科研创新作为学科发展核心,注重医教研相结合,致力于培养具有科研创新精神的临床科研型人才。自创伤医学中心成立以来,始终以患者为中心,致力于构建“高效、协同、规范”的严重创伤救治体系,实现了从院前急救、术中精准微创操作到术后快速康复的全流程优化。
今年3月,附属中心医院成为辽南地区首家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成员单位,成功跻身“国家队”;5月,联合大连市区、北三市及丹东、营口等地共30家医院,构建起覆盖辽南的完善创伤救治体系。7月,“警保医”直赔平台使三方联动形成高效协同,让“一站式”救治更具实效。8月,引进创伤智能化治疗系统,为创伤中心建设注入了“微创化、智能化”的技术动能,让“黄金一小时”的救治标尺有了更坚实的技术依托。此次在全国平台上展露头角,与医院在创伤领域的深耕布局深度契合,亦是医院创伤医学中心建设从“有”到“优”的实力证明。
医学的进步,始于交流,成于协作,终于实践。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医院青年医生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创伤与组织修复外科在科研领域不断追求卓越、不懈努力的有力证明,更对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金手奖”的征程虽有终点,但对医学高峰的攀登却永无止境。未来,附属中心医院将继续深化创伤中心建设,鼓励更多青年医师投身学术交流与技术创新,持续挖掘骨科领域潜力人才,激励青年医师聚焦临床难题、开展深入的研究,为学科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进一步提升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患者带来更加优质、高效、便捷、有温度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