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医学部组织召开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培训会,医学部副部长魏健雄主持会议,学部各实验室负责人及教师学生代表参会。会议围绕实验室安全检查、整改经验及特种设备管理展开深入交流,旨在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防范安全风险。
会上,李月老师详细解读了《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2025)》,强调检查重点涵盖安全规章制度、实验环境、危险化学品管理、仪器设备安全等细则。她表示,各实验室需对照标准逐项自查,尤其关注危化品存储合规性、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等关键环节,确保检查“无死角”。
邢雪莎老师结合兄弟高校典型案例,分享了实验室安全隐患整改的实战经验。她提到,整改工作需遵循“立查立改+长效机制”原则:对电线老化、通风系统故障等隐患,需及时完成整改;对制度流程不完善等问题,需通过完善应急预案、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持续优化。安全意识是第一道防线,需通过常态化演练和警示教育强化师生应急能力。
唐戈亮老师针对大型仪器设备及特种设备管理提出“全周期管控”要求,强调特种设备需通过安全评估且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使用中需建立“一机一账”档案记录维护保养及故障处理情况,对超期未检、故障频发设备强制停用。大仪和特种设备作为科研“重器”,安全管理容不得半点疏忽。
医学部副部长魏健雄在总结中指出,实验室安全是科研工作的底线,各实验室需切实肩负责任、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对安全隐患保持高度警惕。下一步,医学部将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项督查,推动各单位做好整改工作,共同维护安全稳定的校园科研环境。